端午
端午佳節•歲歲安康
—五月初五•中國傳統習俗—
五月五,粽葉飄香
濃情端午,共享安康
祝願全體摩臣er
“粽”是幸福,“粽”是安康!
01
端午•節日來源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節日習俗
端午安康
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食粽、放紙鳶、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旺盛🐱,百邪皆避。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端午•粽享食光
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為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豐富同學們課余文化生活,6月6日上午,校學生工作部、校團委聯合食堂、數字金融產業學院團委、容藝影視產業學院團委、智能產業學院團委、數據產業學院團委共計130余人在食堂三樓共同開展了以“粽香四溢滿芳庭🏂🏻,濃情端午共安康”為主題的手作粽子活動✏️。
01
事前準備
上午九點💇🏼,食堂三樓已經彌漫著粽葉的清香🚴♀️,食堂的叔叔阿姨們提前把泡好的糯米、粽葉、豆沙等材料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
02
活動現場
活動正式開始🤧,大家圍在一起💇🏿,捋粽葉𓀅、做漏鬥狀🐬、填糯米、壓緊實、封口、紮捆,巧手翻飛,不一會兒功夫,一只只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瞬間成型。在包粽子過程中,大家互相交流📃,其樂融融🦹🏻,同學們在食堂叔叔阿姨的耐心指導下也學會了包粽子,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大家就製作出了各式各樣的粽子,有三角狀的👨🦽➡️、長條形的🙍♂️、扁平狀的,圓胖形的,獨具特色🍍🚶🏻♀️➡️。
結語
以親手製作粽子的活動營造端午節日氣氛,慶祝中國傳統佳節,不僅讓老師和同學們體驗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韻味,也充分提升了節日的氛圍感和所處在摩臣這個大家庭的幸福感🏔。
粒粒粽香情🚎,濃濃師生意🤽🏽♀️。通過本次活動,既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又加深了摩臣和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了歡樂喜慶🕰、文明祥和的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