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感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內涵👩🏽💼,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切實加強廣大青年學生的政治品格🧑🏼🎤。引導同學們在新時代自覺弘揚愛黨愛國奮鬥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智能建造產業學院思政輔導員林玫老師、吳唯瑋老師帶領稻草帽社會實踐服務隊走進漳州市平和縣🧍🏻♀️,開展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老黨員講黨課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新陂村委會一同聆聽老黨員吳天水同誌給同學們帶來的黨課學習🧑🏼🦲。新陂村老黨員吳天水同誌為同學們講解了平和縣的發展歷史以及當地紅色文化歷史,勉勵同學們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導青年打牢思想基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走好人生的第一步🛑。築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樹立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鬥足跡。
會議結尾🪆,吳天水同誌給同學們提出幾點殷切希望,練就過硬的本領,把理論運用在實踐上🏋🏽♀️,學好本領,為祖國新時代新征程實現中國夢貢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通過此次主題黨課講解,同學們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覺悟,進一步強化宗旨觀念🙍🏿♂️👒,勇於擔當作為。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添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
紅軍三平會師紀念館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稻草帽社會實踐服務隊來到漳州市平和縣紅軍三平會師紀念館開展“追尋紅色足跡踐行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紅軍三平會師紀念館是為了紀念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團和獨立第九團在三平寺勝利會師而建立的💂🏿🧕🏼,是平和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國革命歷史傳統教育陣地。
在紅軍三平會師紀念館展館內,全體隊員認真聆聽了講解員對當時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三團與獨立第九團在平和三平勝利會師的詳細講解❓,了解紅三團和紅九團在閩粵邊✒️、閩西南英雄鬥爭的光輝事跡,參觀了當年珍貴的照片、紅軍用品等,全面了解當年紅軍戰鬥的歷程,重溫革命歷史,汲取精神力量💏。
通過此次主題黨日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牢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展現新時代新青年的擔當和使命👩🏼🔧。
王陽明廉政文化教育中心
王陽明廉政文化教育中心是富有平和地域特色👨🏿🎤、厚重文化底蘊的廉政教育平臺。該教育中心內容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王陽明生平經歷,展示其傳奇又輝煌的一生;第二部分主要介紹王陽明與福建特別是與平和縣的關系🕵🏻♀️,並概述“陽明心學”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核心內容形成過程,展示王陽明非凡的文韜武略🤵🏻♀️:第三部分則是系統梳理關於“知行合一”的重要論述🖖🏽🤜🏿,從“廉政”“擔當”“為民”三方面展示“陽明心學”的當代價值🫷🏼。
通過講解員的詳細講解🍂,同學們感受到了教育中心的廉韻清風👷🏻,詳細了解到王陽明從小立誌做聖賢🧑🏻🎓、不畏權勢大膽諫言、勛業卓著清廉一生等事跡,同學們不僅汲取領會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優秀思想,也在歷史文脈中領悟先賢廉潔奉公🫳🏿、廉政為民的崇高精神,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廉潔自律意識,涵養清風正氣,築牢拒腐防變根基的能力。
這是一堂生動的廉政警示教育課🚊🧑🦱,中心通過王陽明生平簡歷📭、文治武🧍⚾️、思想學說,著重展示了“知行合一思想🤾🏿♂️,突出廉政、為民、擔當元素展示了陽明心學的當代價值,接受到了廉政文化教育熏陶🤦🏿♂️。同學們紛紛表示表示受益匪淺🤖、收獲良多🫶🏻。
周碧初故居
近代百年,在漳州乃至福建,算得起藝術大師的屈指可數💅🏻🧑🏼✈️,而被冠於藝術拓荒者、能夠和徐悲鴻、林風眠👩🏿🌾、吳大羽🦫、劉海粟這些國粹級人物並肩的更是鳳毛麟角。生於平和霞寨的周碧初就是其中的一個。在中國的油畫領域,周碧初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先驅者、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一個成績斐然油畫大師。開創了中西結合、洋為中用的一代畫風。
同學們在周碧初故居瀏覽先生的生平事跡👩🏽💻。1903年,周碧初就在這裏出生👨❤️💋👨,和眾多的兄弟一起成長,即使開始求學生涯🥴,他也是居住此地,直到後來離開平和外出求學,但他仍然不時回來,在當年🧙🏽♂️,這就是他的家,他能夠獲得溫暖和支撐的地方🗿,沒有任何名人故居的先兆。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在平和縣阪仔鎮接受了啟蒙教育和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直到10歲才離開家鄉到廈門讀書👂🏻。林語堂具有濃郁的故鄉情懷,在他眾多文章裏面🍌,多次提到阪仔🤪:“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觀念和簡樸的思想💆,那完全得力於閩南阪仔之秀美的山陵”“我是漳州府平和縣人……”,類似有關家鄉的文字有上萬字之多。阪仔的自然風光、文化傳統🚣🏼、地方方言;東湖峻峭的山、西溪秀美的水🥑、童年純真的夢、家鄉難忘的情,都浸透到林語堂先生文化修養的深處💵,進而影響他的作品風格🤭,形成了他幽默性靈🙎🏽♂️🧎🏻♂️➡️、平和閑適的精神境界。
同學們認真聆聽著講解員的詳細講解,通過參觀學習🌱,同學們了解了林語堂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和他為中西文化發展所做的貢獻✏️,瀏覽了他的著作和照片🌍。林語堂先生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和卓越的文學成就🧑🏻⚕️👩🏼🔬,留給了同學們們無盡的思索。大家對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文化襟懷深感佩服。同學們還在林語堂先生著作前🟰,一同書寫毛筆書畫🪂,一同沉浸於“文學界幽默大師”的書畫創作中。
(摩臣建造稻草帽社會實踐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