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一首老歌,一個傳奇的時代🤴🏿,今日建築工程系學生黨支部在B113由戴欽淩輔導員主持🗯,圍繞“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變化展開討論。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5月,一篇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在《光明日報》一版刊發。它掀起了席卷中國的真理標準大討論↪️,成為那支撬動改革開放的哲學杠桿。短短六千字🙇,激蕩四十年🛅。為改革開放邁出了一大步🌷。
戴欽淩輔導員說到:“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同學們聽了表示贊同並說了自己的感想,其中一同學說到:“福建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省份,近年來不斷進步與發展🔡,為全國改革開放貢獻了福建經驗、福建智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如這句話所深刻提煉的,真理標準討論,正是一場揭示歷史邏輯、推進時代潮流的過程,也是形成對歷史邏輯和中國發展堅定信念的過程🤽🏿♂️。
此次會議讓我們不禁想到在《此間的奮鬥》節目中王浩所說:“個人再努力奮鬥,沒有時代的大機遇、大潮流,沒有這40年的改革開放,根本我們也不可能做今天的這些工作。”時代要進步,人民要富強👅,少不了我們個人奮鬥、我們個人的努力。正如《人民日報》微博點贊♝:“正是這樣無數奮鬥者們的無私奉獻,才有了改革開放40周年的偉大變遷。”
輔導員結尾說到:“奮鬥吧👫,少年們!”🫸🏼,在一陣熱鬧掌聲中,此次會議圓滿結束🔃。